NY∕T 2151-2012 薇甘菊综合防治技术规程(农业)
ID: |
7D10025CA4594F40BDEFCF60AFCB4FB2 |
文件大小(MB): |
1.31 |
页数: |
9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1-12-20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CS 65.020,B 16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,NniIT 2151--2012,薇甘菊综合防治技术规程,Codes of practice for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,Mikania micrantha Kunth ex H.B.K.,2012 - 06 - 06 发布2012-09 - 01 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,NY/T 2151-2012,目次,前言 .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 . . . .…. . .…………..…川…… … … . . . . ..………… H,1 范围……,2 规范性引用文件……,3 术语和定义.. .…. . . . . . . .,4 防治的原则和策略…,4. 1 防治原则…,4. 2 防治策略. . . .. . .,.…,5 调查监测,6 主要防治措施……,6. 1 物理防治…. . . ..……,6.2 化学防治,6. 3 生态控制,7 不同生境综合防治措施………….. .,7. 1 粮食作物回,7. 2 经济作物囚…….. .,7. 3 路边、荒地、沟渠. . . . .………,7.4 林地………… ….. . …"….. . . .. ? . …………..……………"……… 2,7. 5 有机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产地. . .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…… 2,附录A (资料性附录〉,附录B (资料性附录〉,附录c (资料性附录),薇甘菊的形态特征,薇甘菊及其近缘种检索表,薇甘菊极其近缘种的比较,?. .………. 4,6,. 7,I,NY/T 2151-2012,前,本标准按照GB/ T 1. 1-200 9 给出的规则起草,-E司,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。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,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.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、中国农业大学、中国科学院广东,省昆虫研究所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付卫东、张国良、韩颖、张衍宫、倪汉文、韩诗畴,H,NY月2151-2012,薇甘菊综合防治技术规程,1 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薇甘菊的综合防治原则、策略、监测和防治技术.,本标准适用于薇甘菊发生区各级农业、林业、环保等部门对薇甘菊进行的综合防治.,2 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.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,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〉适用于本文件.,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,GB/ 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,GB 12475 农药贮运、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,HJ/ T 80 有机食品技术规范,NY/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贝~,NY/ 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,NY/ T 1865 外来入侵植物监测技术规程薇甘菊,3 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.,3. 1,群落改造conununity reconstruction,通过植被改造增加群落郁闭度,营造不利于薇甘菊生长的群落环境,减轻薇甘菊的为害和扩散的生,态修复措施.,4 防治的原则和策略,4 1 防治原则,采取"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"的原则。加强监测预警,防止薇甘菊向未发生区传播扩散;综合运用各,种防治技术,将薇甘菊种群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的水平以下,并避免或力求减少对经济和环境的为窑,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.,4.2 防治策略,根据薇甘菊发生的不同生境及危害程度,因地制宜利用物理、化学和生态措施控制薇甘菊的发生为,害,5 调查监测,参照NY/ T 1865 调查薇甘菊发生生境、发生面积、为害方式、为害程度、潜在扩散范围、潜在为害,方式、潜在为害程度等(薇甘菊的形态鉴别参见附录A 、附录B) 。掌握薇甘菊发生动态,防范薇甘菊传,人或扩散,为防治提供决策依据.,6 主要防治措施,6. 1 物理防治,1,NY/ T 2151-2012,对零星发生或不适宜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的粮食作物田,在薇甘菊营养生长期,人工铲除薇甘菊地上,部的藤蔓。用刀、枝剪等将攀援生长的薇甘菊藤蔓在离地面0. 5 m 处割断,并挖出根部,集中烧毁或就,地深埋.,对成片发生的薇甘菊,采取机械铲除或割除,并结合化学防治措施进行控制.,6.2 化学防治,选用甲啼磺隆、革甘麟、秀去津等药剂, 参照GB 4285 、GB 1 2475 、GB/ T 832 1 、NY/ T 1276 等的规,定使用,申明曹磺隆对于大多数针叶树具有选择性. 在梯子树、汹松、金钱松、马尾松、云杉、侧松、检柏、红松,等使用甲啼磺隆较安全, 但杉木和落叶松对于甲嗜磺隆则比较敏感,应谨慎使用,水域边慎用.,6.3 生态控制,人工种植速生本土阔叶树种,搭配种植本土灌木和草本植物,尽快便栽培植物占领空间、郁闭生境,从而可在群落自然生长中逐渐抑制薇甘菊的生伏,达到控制薇时菊、恢复生态的效果.,7 不同生境综合防治措施,7. 1 粮食作物回,在作物田内发生的薇甘菊, 可采取人工铲除的方法(参见6 . 1)清除薇甘菊的地上藤蔓,并挖根进行,集中处理,在作物田周边的发生的薇甘菊每公顷使用甲嗜磺隆560g(有效成分,下同)配制成水溶液进行叫面,喷雾3 或每公顷用尊甘麟1800 g ,兑水4 5 0 L , 均匀喷雾,72 经济作物回,对于在作物回内零星发生的薇甘菊,参照6 . 1 中方法进行人工铲除.,甘E在田中耕管理后,薇甘菊幼苗期之前,每公顷使用劳去津1800 g , 兑水4 50 L~6 00 L ,封闭处理s,薇甘菊幼苗期之后,每公顷使……
……